自制蜜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漫谈米粉 [复制链接]

1#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人,也孕育了共同的饮食文化心理。

作者

绚丽

来源绚丽的光影笔记

食堂饭食中,唯米粉差强人意,随意搭配,价廉物美。

或许太爱这爽滑细腻之物,因而不挑剔。

米粉中,偏爱家乡的邵阳米粉。粉条如筷子粗细,口感强韧偏硬,极有嚼头。码子必须是大片牛肉,才能般配;为了入味,还要重盐重油,这还不够,非得加上气味浓郁芬芳的山胡椒油后,才算神来之笔,勾勒出了邵阳米粉的灵*。如此轰轰烈烈一番搭配,方显邵阳米粉的粗犷豪放!

其次是常德米粉。比起邵阳米粉,它的口感细腻“温柔”多了,码子口味重,与米粉搭配中和后,味道恰好,回味悠长。此外,常德的炖粉让我百思不得其解,这火一直开着,那粉咋不糊呢?每次听到老板问“吃圆的还是吃扁的?”,我总感觉这语气里有几分自豪,试问哪个地方能把一道粉的“圆”和“扁”切换得如此自然?后来即便有了,好像也是从此处“抄”来的,更何况这句话已经被汪涵宣传到“四海八荒”了”!

此外,还爱臭烘烘的螺狮粉,家乡的鹅肉粉……

一种食物,过去是解腹中之饥;如今,更偏重于文化认同感。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人,其深意不仅是生于斯,更偏指被这方水土上的五谷杂粮、生活习惯、人情世故“喂”大的,所以,从同一片土地走出来的人,更容易共情,在价值观与处事原则上,更能达成一致。

不然,你看到隔壁桌上一碗邵阳米粉,或者一碗血酱鸭,你就会觉得那些人格外亲切呢?

请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