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几个时刻,非常想念纽约。
三月,最后一次修订《微小的命运》(亚马逊已经开始预售,搜索书名即可找到),这本书在纽约完成了前面六万字,书中故事又有一半发生在纽约,改到最后,我几乎想飞过去。早就有美国十年签证,再去纽约一点不难,但再去干什么呢?该去的地方都去过多次,我又并不想再逛一次第五大道,我想买菜,做饭,没有压力地逛博物馆,坐在破败的后院台阶上吃樱桃,看头顶火星闪烁。去一个你熟悉的地方旅游是可笑的,因为你知道生活在那里意味着什么,而最混乱迷人的,永远是生活本身。
上周,读到木遥老师的公号,他最近离开纽约,写了一篇《你最想念纽约的什么》,忍不住去留言说,最想念纽约的,就是纽约啊。
今天,看到武汉之后,南京也淹掉一半。想到在纽约的时候遇到飓风,整个城市一周前就紧张得要命,我们被这种气氛感染,去超市买了足够吃两周的食物,怕到时候没法冲厕所,又把家里所有容器装满水,临近那两天,我不停收到各种部门的邮件,提醒很可能会断电断水断气。但我们那边最后什么都没有发生(下城的确淹了几天),二个人闷在家里看了很多电影,雨水先是激烈敲打门窗,后来渐渐平静下来,走到门外一看,断了几棵树,地上却没有一点积水,我们坐恢复运营的地铁,去曼哈顿继续看电影。这个城市受到伤害,却又迅速复原,因为它早做好了更坏的准备,建设一个城市的时候,悲观主义才意味着理性。
一个城市让你感觉安全大抵就是这样吧,好像就算金刚爬上帝国大厦,它还是会照常运转,不像我生活了多年的北京,高峰时间上地铁永远怕被挤掉鞋子,走在路上得留心井盖,又或者一场大雨,把我淹死在广渠门的桥洞里。
这篇《纽约倒影》写于从纽约回国之后,我应该写得更好一些,但后来我对总结生活失去了兴趣,就像我在东京住了三个月,却迟迟没有为它写过哪怕一篇真正的文字。原文有两万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