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经我今天下午反复思考更改这几天最用心的文章之一能看懂的对养受益匪浅,全文不像某些书本是写的全文难得找到一句有用的话!
好蜂王的特征
/p>
育出采蜜量高,育子能力强,能保持强群不分蜂,抗逆性强蜂群不生病,意蜂抗螨,中蜂抗巢虫清理能力,抗逆性能强等综合性能一流的蜂王才是我心目中的好王。
中华蜜蜂(土蜂)
1.首先要育好雄蜂,只有优秀健康的雄蜂配合优秀健康的处女王共同的努力才能培育出更加优秀的蜂王,育完雄蜂后20天后开始准备育王,特别是意蜂如果当地养意蜂少的必须自己育雄蜂。中蜂应该外界野生中蜂不育雄应该也可成功,但是是不是好王就不一定了。(雄蜂基因的优良与女王同等重要)
2.首先要在蜂场选育能维持大群,采蜜量高,繁殖速度快,抗巢虫能力较强,不生病的蜂群,总之选取各种综合性能最优秀的蜂群来当做母种群与父种群。(父母种群不可是一群蜂,想育好王最好在别的群场找优秀的父本老王,因为老王群容易出雄蜂)
3.再在蜂场选择育王母本群,育王群选择无病,饲料充足的大群,有分蜂情绪的蜂群较好,因为有分蜂情绪的蜂群来育王,王台接受率高。(如果用无分蜂热的蜂群来育王王台接受率低,甚至一个台都不接受)
4.育王要选取种王群中的1-3日龄正在吃浆的幼虫来移虫育王。
5.育王移虫时温度不宜过低,也不可过高,温度过低或过高都影响幼虫质量影响蜂群接受率。早春在晴朗天气12℃以上进行,夏秋最好在早上或傍晚进行,蜂友手脚较慢的可以用湿润毛巾把刚移虫的蜡碗盖住,以免温度高对王浆的蒸发造成干枯。
6.育王后傍晚适当奖励饲喂,促进工蜂哺育王台,连续浆饲三天即可。(因为分蜂热群对王台哺育积极性较高)
7.注意事项移虫育王数量不可过多,数量过多分散了蜂群对王台哺育力,造成蜂王出台后质量不够优秀,造成劣质蜂王无法继承其种群繁殖力强,以及带大群的能力,可能出现在中等群势就分蜂或者产几代子后就出现交替。
8.意蜂注意事项由于意蜂不是我国本土蜂种,不能完美的适应我国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这就需要人工挑选适应我国南北适应的蜂种,比如松丹一号,二号,金喀,等。北方适应体色较深的蜂种,东北黑蜂,喀尔巴阡,新疆黑蜂。南方适应体色较浅的卡意等(具体操作需参考当地养蜂人用的是什么蜂种,不能盲目选种,以免造成损失),否则会事倍功半。
好蜂王产卵到边到角
育出一只好王还需这些条件
/p>
1.育王最佳的时间是当地蜜粉源充足的时候育王是最好的时期,此时蜂群天然饲料充足,蜂群积极性高,外界温度适宜。
2.好的交尾场地,交尾场地需地势开阔,无蜜蜂天敌,例如蚂蚁,蟾蜍,蜻蜓,蜘蛛等对处女王有影响的敌害。蜂群巢门还需有明显的标志让处女王试飞容易识别,以免进错巢门,造成围王。
以上意蜂育王先育雄是经我育王经验得出,这里不是我随意说说而已,雄蜂对蜂王的性能影响非常非常关键。这是我实践过的,在刚改养意蜂前几年开始大量改养意蜂,秋季育王,发现婚飞时间久,蜂王基本上15-20天婚飞成功,其原因就是外界雄蜂稀少,导致第二年春天蜂王产子不好,受精不充分(蜂王刚成功时产子没有任何异常),起初我认为是秋季温度过高,导致蜂王交尾延期,经过第二年再次发生同样的事情,经过反复分析就是因为没有自己培育雄蜂的关键原因!
起初不育雄蜂原因是当地养意蜂人较多,刚开始养意蜂时只是少量养,所以秋天蜂王婚飞成功,后期大量改养意蜂就出现这种情况发生!大量养意蜂换蜂王,蜂王对周围雄蜂的需求增加,导致雄蜂缺乏,造成蜂王受精不充分,所以育王雄蜂也决定了一只蜂王好坏的关键因素。
正在产卵的蜂王
只有好的蜂王,雄蜂环境,以及自然条件的完美结合才能育出好蜂王!
现在是荆条花期即将进入盛花期,祝愿大家今年都有个好的收成!觉得我写的可以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