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蜜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蜂群管理培育技术 [复制链接]

1#

一、根据生产需求选择蜂种主动培育类型

在饲养的蜂种中,经过饲养实践观察,主动选择采集力强,壮群快,抗病力强,抗虫害强的蜂种主动培育。

(一)王浆高产型

此类蜂多为易分蜂类型,选择主动培育,繁殖分蜂,用来生产蜂王浆为主。

(二)蜂蜜高产型

选择产蜜高的种群,主动繁殖分蜂增养,用来生产蜂蜜。

(三)花粉高产型

选择采粉能力强的蜂群主动培育繁殖,用来生产花粉。

二、蜂王培育

培育蜂王,主要是为了更换淘汰衰退老王和为良种群主动分蜂或改良蜂王准备新蜂王。

(一)人工育王条件和时间

蜂群在当年培育的新蜂完全更换了越过冬的老蜂,进入发展壮大时期以后,就可以准备进行人工育王。北方地区以在初夏白天气温稳定在20℃以上、有蜜源时,特别是在有丰富粉源时进行。这样,既可以保证蜂王的质量,又可利用新蜂王及早更换衰老的蜂王,有当年蜂王的蜂群不会发生自然分蜂。利用早期培育的新蜂王实行人工分蜂,经过45天的增殖,就可以发展成强群,采集中晚期蜜源。初秋,在最后一个主要蜜源初期培育蜂王,新王群可以培育大量越冬蜂,对于蜂群安全越冬以及翌年蜂群的发展都有利。培育优质蜂王的条件如下。

1.天气温暖、气候稳定

处女王交尾期间,白昼气温应在20℃以上,力求避开连续阴雨天气。

2.有蜜粉源

育王期间自然界应有良好的蜜源,而充足的粉源更重要。每天傍晚应对种蜂群和育王群进行不间断的奖励饲喂。

(二)准备工作

选择要培育的优良种群

种群选择:要选择适宜本地区的产卵能力强,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等采集和抗病能力强的强群蜂种育王。可以从正规的种蜂场引种,也可以从本场择优移虫培育,好每隔2--3年就从外地引进一次种王,以免种性退化。

培育种用雄蜂

雄蜂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处女王的交尾成功率,还关系到受精效果,进而影响子代蜂群的品质。因此,必须在着手人工育王的20天前开始培育雄蜂。为培育种用雄蜂,需事先准备好雄蜂脾,也可将巢脾下部切除一部分,插在强群中修造成雄蜂脾。为保证交尾质量,按1只处女王比50只雄蜂的比例培育雄蜂。蜂王的发育从卵到羽化成虫约需16天,达到性成熟需5天左右,共计21天。而雄蜂从卵到羽化成虫为24天,出房到性成熟约需12天,共计36天。因此,必须在人工育王前20天左右开始培养雄蜂,才能使雄蜂和处女王的性成熟期相适应。通常可在种用雄蜂开始大量出房时,着手移虫王。同时,将场内其他蜂群的雄蜂和雄蜂蛹全部消灭。

3.准备育王群

育王群是用来哺育蜂王幼虫和蛹的强壮蜂群。应选择无病、无蜂螨、群势强壮、的蜂群作育王群。

(1)在移虫育王前一天把其蜂王和全部带蜂未封盖子脾提入一新蜂箱,放在原群旁;原群有5-6个脾(包括封盖子脾和蜜脾粉脾)组成无王的育王群,做到蜜蜂密集,多的巢脾抖落蜜蜂,加到分出的有王群中。对育王群每晚饲喂0.5~1千克糖浆。

(2)也可以用两台活框上下用隔王板隔开的上台格有老王的下台格继箱蜂群作育王群,在上台格巢箱和下台格继箱之间加上隔王板,把蜂王限制在上台格巢箱内产卵,下台格继箱中央放一框小幼虫脾,一侧放一花粉脾,其余放封盖子脾,外侧放蜜脾。有王群对移植幼虫的接受率没有无王群高,但是对于封盖王台护理得较好。

(3)还可使使用之前介绍过的3台格双王群组合箱中间的双群工蜂共通箱进行育王。

(三)育王工具

移中育王的工具有移虫针、育王框、蜡碗棒和蜡碗等。

育王工具

A.蜡碗棒B.蜡碗C.育王框D.鹅毛管移虫针E.弹力移虫针

移虫片2.塑料管3.推虫杆4.弹簧5.塑料丝

移虫针是用来将小幼虫移植到王台碗内的工具,可用粗铜丝或者鹅毛管自制,一头呈扁薄的尖舌状,另一头呈弯匙状。带弹簧的移虫针使用方便。育王框是安放王台的框子。可用巢框改制,其上、下框梁和侧板的宽度相等,均为13毫米左右。框内等距离地横着安装3条宽10毫米的板条。

蜡碗棒是蘸制蜡碗的木棒,长毫米,蘸蜡碗的一端十分圆滑,距端部10毫米处直径8~9毫米。

蜡碗是培育蜂王的王台基,用蜡碗棒蘸熔化的蜂蜡制成。把蜡碗棒放入冷水泡一段时间,取出甩去水,垂直插入熔蜡中约10毫米深处,取出稍停,如此反复旗2~3次,1次比1次蘸得浅一些。然后将它放入冷水冷却后取下。制成的蜡碗口薄底厚,里面光滑无气泡。也可以使用塑料王台。

王台带保护罩育王框

此外,还要准备毛巾、脸盆、蜂王浆等。蜂王浆可临时从自然王台取得,也可预先收集保存在冰箱内,使用时加1倍温水把蜂王浆调稀。

(四)移虫方法

移虫育王可以有计划地培育出需要的数量、成熟期一致的处女王。首先在育王框的板条上粘上2~3层巢础条或者按相等距离用熔蜡粘上小三角形薄铁片,其上粘7~10个蜡碗,3条共20~30个蜡碗。放入育王群中,将育王框带王台放在两幼虫脾中间清理4至6小时,取出用蜂扫扫去蜜蜂,移入2日龄小幼虫促其接受,只要能接受几个就行。24小时后取出,把幼虫去掉,用笔将每个需移虫的王台用所接受的蜂王浆取出备用,或涂刷其余王台后,随即移入适宜的12小时以内的小幼虫。

最好在清洁、明亮的室内移虫,室内温度保持在25℃~30℃相对湿度80%~90%。如果湿度不够,可在地面洒水。气温在25℃以上没有盗蜂时,可在室外的阴处移虫。

从母群提出1框小幼虫脾,扫净蜜蜂拿去移虫。先把粘有蜡碗的板条并排放在桌上,用清洁的圆头细玻璃棒或者细竹棒,在经过蜜蜂清理的蜡碗里滴上米粒大小的稀蜂王浆,然后移虫。移虫要从幼虫的背部(凸面)一侧下针,把针尖插入幼虫和房底之间,将幼虫挑起,放在蜡碗里的蜂王浆上。幼虫十分娇嫩,移虫的动作要轻稳、迅速,1条幼虫只允许用移虫针挑1次。移完虫的板条用湿毛巾盖上,再移第二条。把移完虫的板条装到育王框上,加在育王群内幼虫脾和花粉脾之间。

人工移虫步骤

1.移虫针针头指向幼虫后背2.针头从幼虫背后的蜂王浆中插入

3.针头顺巢房底部滑向虫体前方4.针头挑起幼虫和部分蜂王浆移至蜡碗中

5.将幼虫轻轻放在蜡碗中的蜂王浆液面上6.将移虫针顺蜡碗底后移

7.抽出移虫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