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否治愈 http://www.txbyjgh.com/m/中蜂饲喂的原则是什么?人为干扰自然过程,必然引起副作用,这是自然规律。所以可以看到人工饲养的动物经常会生病,而自然选择过程中的动物很少生病。又或是人工饲养的高产动物,其产品质量往往不好,比如快速出栏的饲养鸡鸭猪与野生的或者家养的,其蛋质、肉质、香味明显有差别。所以人工过程最好起辅导作用,而不能呈现主导作用,否则破坏自然规律,反而适得其反,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那么中蜂养殖过程中哪些情况需要饲养呢?说白了就一种情况,缺食物。缺食物的蜂群要么饿死要么飞逃。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蜜蜂缺不缺食物,当出现大量的蜜粉源植物开花时,肯定是不缺食物,此时蜜蜂会大量采集粉蜜繁殖子嗣。图1和2是今年六月份收的蜂群,蜜粉源丰富,无任何管理,2个月后自然发展为8脾强群,约相当于活框三脾左右,蜂房储蜜良好。图1今年六月收的自然发展2个月图2两个月总共有八脾,地上一堆死蜜蜂食物的短缺分为真缺和假缺。真缺发生在外面蜜源很少像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如果蜂群经过割蜜还没有来的及储备,那么就缺蜜,蜂脾上几乎为空的蜂房,此时需要喂养,因为一个强群每天消耗的食物不少;又比如,刚收的蜜蜂,两手空空,这时如果想蜜蜂快速安定下来,需要饲喂,让蜜蜂尽快筑巢,从而缩短蜜蜂适应时间。图3是作者喂养蜂蜜水的盒子,图4是8月底收的蜂群,此时蜜粉源已经变少,一个多月才发展到4小脾,还不足活框中的一脾蜂量。那么什么是假缺食物呢,假缺食物就是以当前蜜蜂的量及储蜜情况,是不缺的,但是如果想在大流蜜期到来前就开始繁值蜜蜂,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春繁秋繁,以便赶上大流蜜期,形成高产。这时就需要饲喂花粉和蜜糖,蜂王开始产卵,蜜蜂饲喂蜂王和幼虫会消耗大量储蜜和花粉,加上蜜源初期不稳定,若遇上长时间梅雨天气,如果不喂养,蜜蜂在没赶上大流蜜期可能就饿死。图3作者使用的喂养盆图4蓝点处为爬行中的蜂王据蜂群里的守望者的实验结果,本身储蜜丰富的蜂群,秋繁结束后蜂群群势强、幼蜂体大健状;而储蜜不足的蜂群,即使奖励饲喂,也达不到预期效果,尤其是缺蜜的蜂群,饲喂到秋繁结束时,出现蜂群群势小和蜂体小的情况。只有蜂蜜富足,蜜蜂才身强力壮,工蜂才能有积极性出勤采蜜,蜂王才能积极繁殖后代,蜂群才能健康发展。所以不管用什么方式喂养,用多浓多稀的比例,不管奖励饲喂、救济饲喂还是补充饲喂,只要保持蜂巢上有足够的蜜就行,之后就不用管了。中蜂与意蜂略有不同,其性情和爱好是有明显的区别。有人把意蜂比作性情豪爽、大大咧咧、来者不拒的外国女人。因为粗犷,所以什么豆粉、玉米粉、各种代用饲料统统吞入肚……而把中蜂看成传统的小家碧玉,生活精细,一般无需喂饲料,因为这精细“女人”,还有一个勤俭的习惯,平时不舍得动用储备,只在紧要关头,才开仓用粮。所以中蜂繁蜂最好喂纯天然花粉和蜂蜜。饲喂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给蜜蜂足够的垫脚树枝或稻杆,否则容易淹死,血泪教训啊见图5。图5被蜂蜜水淹死的蜜蜂蜜蜂越冬比较简单,抓住关键一点,即蜜蜂最适宜的越冬温度。资料显示蜜蜂适宜活动的温度为15-25℃,育子适宜温度为34-35℃,蜂越冬的最适温度是-2~8℃,但这个温度因蜂种不同而略有不同,例如意蜂在气温低于14℃时停止出巢,气温低于12℃时逐渐呈僵硬状态,气温低于7℃时离团个体将被冻死,而中蜂只要气温高于8℃时便可出巢活动,气温高于12℃时便能正常采集,因此中蜂越冬最适温度比意蜂要稍低一些。所以南方只要不出现08年那种大雪天气,一般是不用保温的,保温容易导致巢内温度升高,蜜蜂活动量会加大,从而大量消耗越冬饲料,如果储蜜不足,容易饿死。或者蜜蜂会出巢活动,导致冻死。北方由于天气冷,可以根据历年的气象数据,决定保温措施及保温起止时间。保温效果最好的是塑料膜或塑料泡沫,要注意透气,经验不足的养蜂爱好者可以购买测温计,将测温线放入蜂箱,显示器放在外边随时监控蜂箱内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