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蜜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蜜蜂的四季管理概要
TUhjnbcbe - 2022/7/3 20:21:00
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http://m.39.net/pf/bdfyy/bdfjc/

点击蓝色字体免费订阅,学习蜂蜜养生

一、春季管理

2月“立春”,“雨水”来临,蜂群紧脾饲喂。“立春”后气温逐渐升高,蜜粉源也一天天增多,幼蜂不断出房,注意及时加脾,扩大蜂巢。早春天气变化大,新蜂多,耗蜜量大,发现巢内缺蜜及时补喂,以防蜂群拖虫。

“雨水”后选择产蜜量高,蜂王个体大的强群作种群,从其他群调出1张将出房老子脾补入,缩小巢门,促使父群培育雄蜂,母群产生分蜂热,育王效果好,育出蜂王个体大、产卵多,易发展强群。

3月份“惊蛰”和“春分”的管理:此时气温回升,雨水充沛,半山区和高山区各种阔叶林和野草梅开花,蜜蜂积极采粉采蜜。过冬蜂基本更新,蜂群己达到5~6足框蜂。

蜂群已造王台,及时育王种父群培育充足够数量的雄蜂,其它群雄蜂巢穴全部割掉。

第一次分蜂在“惊蛰”到“春分”,半山区及高山区“春分”到“清明”,这时蜂群已达到5~8框蜂,外面有百种蜜粉源开花。把老群蜂王用王笼关好,放在巢框下备用。另拿一个消*过的蜂箱,放在蜂群旁边,调出2框有蜜粉的老子牌,第二天2群中各放一个王台,原群移到一边,两群都有进出蜂,蜂王出房后,过10天检查,蜂王交尾产卵分群即成功。也可利用一部分交尾箱贮备蜂王。如果新蜂王出房后15天未产卵,蜂王质量差,不能利用。原蜂群分蜂余下4~5框蜂,新王产卵,及时加巢框,喂些糖浆,发展成强群,迎接4月份的蜜源。

4月份“清明”、“谷雨”,在这时期有大量蜜源。有柯树,米褚、甜槠、苦槠子、柑橘及零星果树开花。一般年份可取一到二次蜜。采蜜后,原群老子脾调给新分群,使新群原群养成强群,迎接下一个花期。

二、夏季管理

5月份“立夏”、“小满”板栗开花,可取1~2次蜜,6月份从“小满”到“小暑”前是芒星花(芦苇花有粉无蜜)、山乌桕的盛花期,也是夏季蜜源流蜜高峰期。各地可根据蜜粉源情况,每星期取一次蜜。“小暑”过后,有的蜂群是老王或是劣王、残王,要全部换新王,利用处女王和新王采蜜才能高产。到秋季换王,因缺乏蜜粉源,新蜂王难以成功。

在大流蜜期间要避免蜂群产生分蜂热,蜂多及时加巢础框,扩大蜂巢,更换老牌,造新脾。6月份气温高,要注意给蜂群遮荫、通风、喂水,为蜜蜂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流蜜后期要留足饲料,每群要留3千克蜂蜜,使蜂群能安全度夏。

7月份“小暑”至“大暑”,蜂群已进入高温度夏期,一定要加强管理。

1、及时补喂糖浆;

2、加强遮荫通风、喂水,温度达到35℃以上,要经常用凉水喷晒蜂箱降温,有条件最好将蜂箱放在树林底下越夏;

3、抽出老劣巢脾,预防巢虫为害,用开水烫箱、换箱,预防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腐烂病,喂药防治一个疗程。

三、秋季管理

8月份“立秋”、“处暑”,是一年中温度最高月份,蜂箱一定要遮荫,降温,不能被太阳暴晒,少开箱,注意盗蜂,如有盗蜂及时制止,可用煤油喷蜂箱门口,把盗蜂赶走。如不及时制止,会出现全场蜂群互相乱盗,引起大量蜜蜂死亡或飞逃。蜂箱门口用巢门隔王片,预防蜂王飞逃。

一般从7月底8月初大胡蜂开始为害蜂群。可用农药防治,也可用小鱼网活捉,放一点农药到大胡蜂的背上,放它回巢,只要每群有10只带药的大胡蜂回巢,整群便会灭亡,也可用巢门隔王片制止大胡蜂钻进蜂群。

8月份“立秋”前后,晚稻开花,会发展一批子,巢虫繁殖快,受害的蜂蛹被工蜂啮开蛹房封盖,准备抛弃,白色头部便露出来,俗称白头蛹。为害严重时,会削弱蜂群,甚至引起逃群。处理方法:换箱,抽出旧巢脾及严重的白头蛹巢脾,保持蜂脾相称,勤扫箱底,巢脾带蜂喷水,加强遮荫。

9月份“白露”、“秋分”,气温逐渐下降。“白露”前后盐肤木、虎刺开花,要继续做好繁蜂工作,盐肽木蜜粉多,也可取一次蜜。

“白露”至“秋分”,此时正是更换老蜂时间,也是大胡蜂、巢虫兴旺时期,如果没有繁育好蜂群,会严重削弱蜂群,大胡蜂和巢虫为害将造成整群逃蜂。所以说,养中蜂不怕寒冬,就怕秋夏。

9月份繁蜂季节,如有缺蜜,要喂1∶1的糖浆,促进蜂王产子,准备采集柃木(野桂花)、鸭掌木、枇杷蜜源。

如有产子少的老劣王,在有蜜粉源的地方,可育一批新王更换;蜜源少的地方,蜂群下降到2框蜂,要及时合并,避免引起逃群影响越冬。

10月份“寒露”、“霜降”节气,气候温和,雨水少、晴天多,半山区和山区杂木林、茶叶、冬毛杆及野花连续开花,粉多蜜少,可供蜂群生活,蜂群繁殖快,蜜粉多的地方,蜂群可加巢础框,扩大蜂群,管理方法和9月份基本相同。

四、冬季管理

11月“立冬”、“小雪”,天气逐转冷,白天温度在10℃~20℃。蜂群经过两个月的繁殖,每箱蜂可达到6足框。立冬前的早期柃木和枇杷等蜜源开始流蜜,蜜蜂大量采集,这个时期可进行1~3次取蜜。但在流蜜期中要注意让蜂群造新脾,换陈旧老脾,减少来年巢虫为害。11月份出房的幼蜂就是越冬蜂,如果没有抓紧繁蜂,越冬蜂群下降成小群,难以过冬,蜂少,温度不够,1月份气温下降在零度至5℃时,蜂群有冻死的可能性。

有蜜源的地方,不能摇光,每箱要留足2~3kg蜜给蜂群越冬饲料。

12月份“大雪”至“冬至”,我市有中期柃木和野山茶、山苍籽开花。白天气温8℃~14℃,蜜蜂晴天可采到部分蜜和花粉,够蜂群自给。这段期间蜂王停产,注意合并2框蜂的弱小群,准备好箱内隔板式泡沫板进行箱内保温,如有缺蜜,要喂足糖浆。

月份有“小寒”、“大寒”节气,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到1月15日左右,如遇晴天,在中午较温暖时,打开蜂箱,提出多余的巢脾,保持每箱有4足框蜂。部分山区有晚柃木、柳树、野草梅等开花,蜜蜂进粉一天比一天多,蜂王产卵也每天增多,为了促进蜂王产卵,必须三天喂一次糖浆,饲喂3~5次。

冬季低温时间不长,饲养中蜂,只要留足饲料,保温好,3框足蜂,可以安全过冬。

五、病虫害防治

1、囊状幼虫病

囊状幼虫病是中蜂的大敌,在春秋期间易感病,特别是群势弱小,饲料不足和保温不良情况下更易感病。严重发病会造成幼虫死亡,患病群逐渐变弱,极易引起逃群。应加强饲养管理,选用抗病力强的蜂群育王,早春病群早换王或关王断子,结合药物治疗,换箱、换脾。

中草药防治:可采用金银花,半边莲、半枝莲其中任一种,每箱蜂8~10克,如三种配合效果更好。熬汤制成1∶1糖浆饲喂,3天一次,连喂5次。

2、欧洲幼虫病

四季均有感染,主要发生在春秋季,患病蜂群没有子脾,严重的甚至逃群,发现初期应及时处理。

药物治疗:特效幼虫康,调糖浆饲喂,药量同上;菌*快克,喷于蜂具、蜂箱、蜂脾,药量同上。

3、巢虫

巢虫有两种,大巢虫和小巢虫。大巢虫对巢脾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小巢虫在巢内破坏幼虫和蛹,使得蛹不能出房,工蜂开盖准备拖出,变成白头蛹,严重削弱蜂群,迫使蜂群逃亡。

解决方法:常年饲养强群;旧脾更新;保持蜂脾相称或蜂多于脾;勤扫箱底,清除蜡屑污物;早春和早秋用开水烫箱,一年两次。

4、大胡蜂

大胡蜂是蜜蜂的大敌,不但拖走工作蜂,而且往往会有几十只大胡蜂咬开蜂箱门攻入箱内,咬死大量工蜂。蜜蜂无法抵抗,只好全群弃巢迁飞。

消灭方法:在7月底8月初,大胡蜂开始来蜂场抢蜜时,用小鱼网活捉大胡蜂,用一份农药调三份水滴在大胡蜂背上,让大胡蜂回巢,只要滴上8~10只,便可使大小胡蜂全巢死亡。到9月份,大胡蜂子脾出光,只能人工拍打消灭大胡蜂。在大胡蜂多时,要做到人不离蜂群,保护蜂场,让蜂群安全度过夏秋季节。

蜜蜂家庭的组成过程

(1):选定育王时间。

蜂场什么时候易失王就什么时候育王是绝对错误的。应该选在春秋两个自然分蜂期,和自然分蜂相吻合。这个时候,气候适宜、蜜源丰富、群势强大,介王最易接受,且工蜂哺育积极性高,培育出来的蜂王质量好。

(2):组织哺育群。

当强群巢脾上出现封盖雄蜂,并有少量雄蜂开始出房时,作为开始着手育王的时间。然后将这群蜂王连脾带蜂提开,另组一小群;剩下的卵虫脾组成的无王雄蜂群,就有很强的育王积极性,哺育群有了。

(3):裁脾育王。

有了强势的哺育群,选定一张产满的卵脾,拿出水果刀,割去下框梁上一寸左右的巢脾,露出蜂卵部分,供工蜂改造王台。中、意蜂都适用。

(4):操作完(3)后开始计时,第8天,提脾查看;去掉巢脾中间的不好割下来移走的王台,剩下下方的单独一个一个的王台,方便下次操作;动作要轻、快、准,避免上下框梁倒置、避免阳光直射在封盖王台上、避免震动;清除之后迅速放入蜂箱蜜蜂密集的巢脾中,护脾。

(5):操作完(3)后开始计时,第9~10天,这天的封盖王台已经成熟,处女王明后天就会出房;割下大、直的封盖王台,介入事先预备的无王交尾群中,(也可以现场组织交尾群),做到2脾1成熟王台1群;依次类推,有多少组织多少。

后面就等处女王交尾成功产卵后,就标志着你的蜂群数量又添了一群;进行日常管理,该加巢础时就加础,在蜜粉源充足的地方,很快又发展成一箱强大的蜂群,在下一个分蜂季节,你又可以依照这个成功的方法,育王分群,何愁蜂场壮大不起来?

蜜蜂的幼虫,吃了9天蜂王浆以后,明天就要咬破王台,出来争当蜜蜂的妈妈了。这时候,她知道,没有结婚的蜂王,还不能称得上是标准的母亲,只能叫做处女王。3---5天以后,处女王飞出蜂箱认清家门,向到0米的高空飞去,一大群中老年雄蜂,争先恐后的在后面追赶......。

身体强健很能飞的雄蜂冲上前去,后面有只老雄蜂也紧紧根在后面,小雄蜂说话了大哥你不是动力十足吗?老雄蜂说是呀!你为什么不去哪!我把机会让给年轻力壮的你们。我还要去论坛和

1
查看完整版本: 蜜蜂的四季管理概要